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12個月-寶寶的能力指標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身體像芝麻開花節節高

  寶寶的體重在不斷地增加著,但與嬰兒期相比,寶寶體重的增加變得潛隱起來,在媽媽看來,似乎感覺寶寶越來越瘦了。寶寶腿長了,脖子似乎也長了,寶寶的臉蛋也不再橫著長了。寶寶的形體悄悄發生了改變。幼兒期的寶寶身高像芝麻開花節節高。一個月沒見長,下個月可能長了一大塊,這段時間沒長,過段時間長了一大截。如果寶寶身高在下限值上,才需要注意。

  會用單手做事

  能比較熟練而准確地用手指捏起物品,拇指與食指、中指能很好地配合,不再是大把抓。寶寶運用手的能力有了很大進步,能用單手完成的動作,不會再用雙手完成了。小的物件,寶寶仍有可能放進嘴裡,造成危險,因此爸爸媽媽要特別注意。

  腿上功夫漸長進

  寶寶的平衡能力增強,比原來站穩了,走路也進步了,彎腰撿東西,然後站起來不摔倒。走得很穩當,爸爸媽媽高興,終於能歇一歇了,但安全問題又來了,熱水瓶、電插座、銳器、可能卡到喉嚨的小物件,都可能成為危險,消除隱患是爸爸媽媽的責任。

  詞彙量增加極快

  如果寶寶已經會說話了,一天可能新學會20個字!如果寶寶還不會說話,也不意味著寶寶沒有學習語言,寶寶仍然會一天學習20個字,只是沒有表現給爸爸媽媽看而已。所以,爸爸媽媽仍然要多和寶寶交流。半數寶寶能理解80100個日常用語,說出12個讓爸爸媽媽聽懂的句子,通過手勢、身體姿勢和動作理解語言,說像聲詞,模仿動物聲。

  敏銳得像個精靈

  相對於嬰兒而言,幼兒對外界人或事物變得更加敏感和警覺。寶寶對外界的人或事物的敏感程度越高,潛能越容易被開發出來,學習的能力也越強。爸爸媽媽要充分利用寶寶各種潛能發展和能力發育的關鍵時期,幫助寶寶完成幼兒期的地基。寶寶幼兒期性格的形成、能力的建立、智力的開發,以及所經歷的環境,對寶寶今後的發展影響深遠。

  可以享受美食了

  寶寶不再是嬰兒,希望離開媽媽的乳房,離開奶瓶,拿起碗筷,像爸爸媽媽一樣坐在餐桌上享受美食。爸爸媽媽要記住,把吃飯的權力交給寶寶,不要因為怕弄髒了衣服,弄髒了地板而剝奪寶寶鍛煉的機會。寶寶已經進入幼兒期,不再滿足單一的飲食結構了。有選擇地吃,不把注意力放在吃上,是寶寶的特點。如果寶寶把剛剛放到嘴裡的食物吐出來,可能只有一個原因:不願意吃!媽媽的對策是立即拿走,下頓再說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12個月-體格體能變化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體重、身高悄悄變化

  到了這個月齡,寶寶標准體重是10千克。過高或過低,需查看寶寶體重增長圖。高於最上限,說明寶寶體重過高;低於最下限,說明體重過低。體重的計算公式為:年齡乘以2,再加8(年齡×2+8=體重千克)。身高也處在悄悄增長的狀態,計算公式為:年齡乘5,加75(年齡×5+75=身高釐米)。囟門閉不閉合都正常,每個寶寶頭圍的大小也存在著個體差異,只要在正常增長範圍內,寶寶之間頭圍大小的差異就是正常的,就不能認為寶寶頭圍過大或過小。這個月齡的寶寶,囟門完全閉合,或只是膜性閉合,前囟骨縫還沒有閉合,都是正常的。有的寶寶出生囟門就比較小,只有0.5釐米;有的寶寶出生時囟門比較大,達到34釐米。寶寶囟門閉合早晚與出生後囟門大小有一定關係,但並不成正比,也就是說出生後囟門小的寶寶不一定閉合早,出生後囟門比較大的寶寶可能會比囟門小的寶寶閉合得還要早,不能因此認為是異常現像。這個月齡的寶寶囟門閉合屬於正常,沒閉合也不能視為異常,通常情況下在1釐米左右。如果媽媽認為寶寶囟門不正常,擔心過大或過小,可以請教醫生。爬出了一堆花樣的寶寶已經不滿足在平地上爬,也不滿足往桌子、椅子上爬,寶寶開始試探著往更高的地方、更危險的地方爬。寶寶還會往爸爸肩上爬,寶寶願意爸爸把他舉得高高的,願意爸爸用肩膀扛著他。越危險的地方,寶寶越是要上;越有刺激的地方,寶寶越是要去。這就是為什麼這麼大的寶寶特別容易出意外的原因。放幾個高低不等,大小不同的沙發墩或墊子,讓寶寶爬上爬下,不但鍛煉了寶寶的運動能力,還鍛煉了寶寶智力。在不同高低、不同大小的墊子上爬,不但需要運動技巧,還需要思考怎樣才能不摔下來。盡管寶寶的安全意識不強,但寶寶擁有自我保護的本能。玩是寶寶的天性,也是寶寶學習的途徑。玩中學,學中玩是寶寶的特點。會瘋玩的寶寶是聰明的寶寶。這麼大的寶寶就是要玩耍,會玩的寶寶才是發育正常的寶寶。如果不會玩,只會坐在那裡發呆,那才是真的有問題。

  幫助寶寶敢於向前走

  寶寶在剛剛會走的時候,會橫著向兩邊走,這樣可以借助物體保持身體穩定,因為寶寶還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。如果讓寶寶推著小車,寶寶就會大膽地向前走了。寶寶是橫著走,還是向前走,抑或是向後倒著走,都不預示著寶寶發育有什麼問題。如果想幫助寶寶向前走,方法很簡單,媽媽在寶寶的前面,用能吸引寶寶的東西,引導寶寶向前走。其實,媽媽本身就足夠吸引寶寶向媽媽的方向走去。如果媽媽不有意訓練寶寶向前走,寶寶也不會一直橫著走的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12個月-寶寶的感官培養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寶寶對不同氣味的反應

  15個月的寶寶對氣味的反應已經沒有嬰兒期那麼強了。但這麼大的寶寶對氣味表現出明顯的選擇傾向,聞到他喜歡的氣味,情緒會比較高漲聞到他厭煩的氣味,會表現出煩躁不安,甚至哭鬧。芬芳的花香、香甜的飯菜,都會令寶寶喜歡。寶寶喜歡媽媽抱著,除了對媽媽的依戀外,還喜歡媽媽身上的芳香味。如果爸爸身上有濃重的煙酒味或汗味,寶寶通常是拒絕讓爸爸抱的。

   喜歡自然、動物、植物

  戶外活動對寶寶智力發育是非常重要的,到戶外,寶寶活動空間大了,寶寶看到的、聽到的、聞到的、摸到的、感受到的都可刺激寶寶大腦神經間建立起相互聯係。1歲多寶寶對外界的事物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,興趣點非常多,甚至對一粒沙、一把土、一根草棍、一片樹葉都感興趣,尤其對活動著的東西更感興趣。寶寶喜歡昆蟲動物,小至螞蟻,大至大象,都能引起寶寶的關注。媽媽一定有這樣的體會:如果媽媽帶寶寶去過一次動物園,寶寶就會不斷地要求媽媽帶他去動物園;如果媽媽帶寶寶做客的那家有小動物,寶寶就會興致勃勃,不鬧著離開;如果只是聽大人們說話,寶寶很快就會煩的。寶寶天生就喜歡在戶外活動,在家裡,媽媽如果不陪伴著寶寶,寶寶就會哭鬧,到了戶外,寶寶根本不找媽媽,自然界的一切都能引起寶寶的興趣。興趣是促使寶寶學習的動力,寶寶感興趣的事學得就快,因此對寶寶智力和潛力最好的開發,就是找到寶寶感興趣的東西。

   協調-理解-記憶的交互作用

  當寶寶把協調、理解和記憶的能力交互在一起時,就能聽從單一步驟的口頭指令了,比如媽媽說請把拖鞋給媽媽,寶寶可能會做得準確無誤,但寶寶常常是默默地完成媽媽的指令,還不會通過語言答應媽媽的請求。會走對寶寶來說是巨大的改變。當寶寶能夠自由活動時,就有了自主性,寶寶開始自己決定去哪裡,做什麼。寶寶喜歡把東西從一個地方移到另一個地方,像個愛搬家的小松鼠。寶寶常常喜歡從玩具筐中把玩具拿出來,再把玩具一個個放進筐裡。寶寶會把成人視而不見的東西當做寶貝:把地上的沙粒或泥土抓到手裡,甚至放到自己的嘴裡嘗一嘗。當媽媽看到這種場景時,多數媽媽的第一反應是驚呼,告訴寶寶不能吃髒土,而寶寶還不能理解這個概念,全然不知媽媽為什麼對他的行為有如此反應。結果使寶寶陷入迷惑不解狀態,或使寶寶躊躇不前,削弱了冒險精神,產生恐懼感。爸爸媽媽不要以成人的眼光確定什麼是寶寶該做的,什麼是不該做的。爸爸媽媽應掌握這樣的原則:只要是對寶寶沒有危險和傷害的事情,盡可能地放手讓寶寶去做。寶寶就是這樣,在不斷探索、嘗試、試驗和實踐中得到鍛煉,積累經驗。只有經歷過,才能給寶寶留下深刻的印像。如果父母對寶寶限制過多,怕這怕那,就會扼殺寶寶小科學家式的探索和創新精神。弗雷德·O·戈斯曼說得好:放手讓寶寶們按照自己的速度成長往往能事半功倍。

   制定執行規則

  對於這個月齡段的寶寶來說,父母給予的愛和關心是寶寶健康成長的保證。但是,父母也不能忘記樹立你們的權威性,我不贊成武力解決,更反對言語中傷。讓寶寶知道父母的威信,主要是讓寶寶知道,在重要問題上,你說話是算數的,而且你是信守諾言的。只有這樣,父母所制訂的規則才能執行下去。父母制訂的規則應該保持一致性,不可任由自己的情緒,高興時就沒有規則,生氣時就增加規則,使寶寶無所適從。

   情急之下的反應

  寶寶已經把手伸過去,離火爐很近了;寶寶正在拿一個還在燃燒的煙頭往嘴裡放;寶寶正在踮著腳尖,伸手夠高處的花瓶……危險可能就在一瞬間發生。無論誰看到了,都不會鎮靜自若,一定會大喊一聲不要動”“快放下”“危險等。伴著喊聲,本能地衝向寶寶,或把寶寶抱離,或搶過寶寶手中的危險物。當危險解除後,可能還會訓斥幾句——這是受到劇烈刺激後的一種自發表現。訓斥,或許對這麼大的寶寶起不到警告作用,下次寶寶可能仍會這樣淘氣。但也有的寶寶會因為發生一次這樣不愉快的事情,而不再這樣做了。無論有無作用,都要明確告訴寶寶:這是危險的,不要這麼做。更重要的是,寶寶懂得了憤怒、激動、制止這樣一類情緒,在什麼情況下會發生和表達。當寶寶有危險時,父母這樣做往往是本能的,是潛意識的,這並不是對寶寶的傷害,而是情急下的保護。

   希望得到尊重

  昨天寶寶還不會做的事,今天就會做了。比如,寶寶昨天還只能搭建3塊積木,而且不整齊,稍微一碰就倒塌。今天,寶寶就能把積木搭整齊,可能會搭5塊積木了。這個月齡的寶寶還非常願意把所有的玩具排成一個長串,像個大火車。寶寶開始在意自己的成果,如果你把他搭建的東西搞亂,或把寶寶搭的火車破壞掉,寶寶會哭,或者會把積木摔了,以示反抗。如果寶寶把大火車搭在飯桌上,到了吃飯的時候寶寶也不讓把火車拿掉,騰出桌子吃飯。媽媽應該和寶寶好好商量:寶寶很棒,搭的火車媽媽很喜歡,寶寶手真巧,現在到吃飯的時間了,我們先吃飯,吃完飯媽媽和寶寶一起搭更長的火車。如果寶寶不同意,索性改在其他地方吃飯,這並不是溺愛寶寶。尊重寶寶的勞動成果,寶寶才能學會尊重爸爸媽媽的勞動成果,學會尊重他人。

   媽媽就像燈塔上的燈

  這個月齡的寶寶,一方面有了獨立意願和探索冒險精神,一方面又容易產生恐懼和孤獨感。幼兒的理解力還是相當有限的。當一件他不能理解和解釋的事情發生時;當他不知道眼前發生的事情是否對他有威脅時;當他看到他從未看到的東西,而這個東西又是那麼稀奇古怪時,幼兒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種恐懼心理。嬰兒不但理解能力有限,對未知世界的認識更有限,所以嬰兒的恐懼感沒有幼兒強烈。父母應該盡量避免寶寶產生過強的恐懼感。如果父母不切實際,讓寶寶接受他還不能理解的事物,不但不會使寶寶進步,還會因為導致寶寶過度恐懼而退縮不前。寶寶早在胎兒期,父母就給寶寶進行一系列的開發和訓練;在寶寶出生後的幾年裡,父母更是緊鑼密鼓地教育灌輸,簡直沒有喘息的機會。現代的父母不缺少對寶寶的教育,缺少的是對寶寶的理解和正確的指引。面對寶寶,父母應該把自己放在輔助和輔導的位置,而不是主導的位置。媽媽就像燈塔上的燈,給予寶寶安全的感覺,讓他們出發去探索新的世界,再回到安全的港灣。我非常喜歡路易斯·J·卡布蘭的這句話,相信養育寶寶的媽媽們也有同感吧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12個月-親子語言交流的正確方式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語言交流的正確方式

  不必糾正寶寶的語法錯誤,對寶寶說的話,要採取肯定的態度,儘管有時不知道寶寶在說什麼,也不要表現出來。

  只要寶寶在說話,爸爸媽媽就要認真傾聽,而不是心不在焉,甚至根本不予理睬。

  爸爸媽媽最好蹲下來,和寶寶的視線在同一水平上,看著寶寶,認真地聽寶寶說話,並給予積極的回應。

  自言自語是寶寶語言發展的一個階段,說明寶寶的內在語言開始萌芽,開始向著思維方向發展,用內在語言指導自己的行為。父母不要打斷寶寶的自言自語。

  盡量放慢和寶寶說話的語速,一字一句地表達清楚,該斷句時要斷句,切莫不間斷地一口氣把話說完。

  盡量使用簡潔的語言和寶寶說話,少用虛詞和復合句,多用簡單句。

  不用奶聲奶氣的語調和寶寶說話。用宏亮清脆的嗓音和寶寶說話,這樣不但讓寶寶聽得清楚,也養成寶寶大聲說話的習慣。

  和寶寶說話時要聲情並茂,讓寶寶感受到語言的感染力。給寶寶念兒歌或講故事時要抑揚頓挫,讓寶寶感受語言的魅力。

  不糾正寶寶語句的錯誤並不是讓寶寶錯下去,而是找機會用正確的語句來表達寶寶曾錯誤地使用過的語句。

  寶寶會用自己的名字了

  媽媽會發現,突然有一天,寶寶不再說媽媽喝水媽媽渴,而是說毛毛喝水寶寶渴,幾乎說什麼話都帶上自己的名字。寶寶對名字的認識和寶寶自我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,寶寶的這種自我意識出現的時間不盡相同,有的寶寶早在1歲多就出現,有的寶寶要等到3歲才出現。最初,寶寶是使用自己的名字表達自己的意思,慢慢地,寶寶開始學會使用抽像的人稱代詞我的來表達自己的意思。這麼大的寶寶還不分,當媽媽問你爸爸哪去了的時候,寶寶還不能把替換成,寶寶會說你爸爸上班去了。寶寶還沒有形成對你、我、他的認識。當寶寶不能區別你、我、他的關系時,爸爸媽媽沒有必要不斷糾正寶寶,就讓寶寶你、我不分地使用吧,這是寶寶語言發展中一個自然的階段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12個月-借助身體語言表達意願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這麼大的寶寶開始喜歡和周圍的親人說話,用極少的字表達豐富的意思。盡管寶寶掌握的字詞有限,但寶寶可以通過種種非語言的手段、借用的方式,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要求。15個月的哲哲,看到牆上有一個蟲子在爬,還不會用語言告訴媽媽,就拉著媽媽手,指著牆大聲說:媽媽搶,媽媽搶。哲哲是奶奶看大的,滿口的山東口音,山東話把牆念成。當媽媽看到牆上的蟲子時,明白了寶寶的話:蟲子在牆上爬。寶寶通過身體語言,一只手拉著媽媽面朝牆,一只手指著牆(蟲子爬的地方),表達他的意思,多麼聰明的,多麼會用語言的寶寶在寶寶看來語言無處不在寶寶並不像成人那樣,主要依靠語言來溝通,對於寶寶來說,語言無處不在。在寶寶看來,一個詞和一個聲音、一個手勢、一個姿勢、一個表情完全一樣,僅僅是語言的一小部分。寶寶是通過解讀爸爸媽媽無處不在的語言,來詮釋爸爸媽媽的意思,這就是寶寶學習語言的奧秘。果果的爸爸有一天朗讀《古文觀止》中的一篇名作,讀完以後,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:果果立即把書拿過來,翻到一頁,嘰裡咕嚕起來,還模仿爸爸的停頓或重音,偶爾看一眼被他吸引過來的家人,露出自豪的笑容。

   整合聽到的詞語

  寶寶所說的每一個字詞並非都是父母一句句教的,寶寶並非完全復述父母或看護人的話,寶寶會重新把所掌握的字詞組織起來。寶寶重新整合了他所聽到和他所理解的語言,因此常常說出父母從來沒說過的話。寶寶是在潛意識支配和思維控制下使用語言的,就是說寶寶在開口說話前,已經把語言內化了,再經由大腦思維完成,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意願。

   把寶寶有趣的語言記錄下來

  寶寶在學習語言階段,每天都會說出很多有趣的語言,令爸爸媽媽捧腹大笑。寶寶們有趣的語言,有些實在令成人震驚,這麼小的寶寶竟然能說出這麼經典的語言!多少年過去後,寶寶逗人的情景還能記得起,寶寶說話時,那認真的樣子還依稀可見。那是寶寶的發明和創造,因為那不是成年人的語言,只屬於那個年齡段的寶寶,等寶寶慢慢長大了,長大的寶寶再也不說他幼時的兒語了。所以,建議媽媽把寶寶所說的有趣的話記錄下來,作為珍藏,是你給寶寶的又一份禮物。

  寶寶的詞彙量

  這麼大的寶寶,半數以上都能夠使用819個詞或類似詞,或代表這些詞意思的動作,來表達自己的意願。半數以上都能理解100150個具有代表性詞語的含義,半數以上都能理解20多個短語的含義。寶寶能聽懂的詞語遠比能說出的多,當寶寶想表達自己的要求時,不能說出他想說的話,寶寶會有一種懊惱情緒,因而會急得大叫。這一時期寶寶身體語言非常豐富,父母要作出最大努力,了解寶寶身體語言及其他語言形式的含義,幫助寶寶度過這一特殊時期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12個月-安全環境下的探索精神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這麼大的寶寶,既希望獨立,又具有極強的依賴性,尤其是對爸爸媽媽或看護人的依賴,比嬰兒期更加強烈。寶寶想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,但又希望爸爸媽媽在身邊。我們可以觀察到,如果媽媽在身邊,寶寶能獨自津津有味地吃東西,聚精會神地玩耍。但寶寶時常會停下來,看看媽媽是否還在他身邊,即使離他很遠,只要他能看到媽媽的身影,就能安心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eng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