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教養孩子 父母需要高EQ
文/廖清碧


孩子的母親生氣男朋友喝酒,於是就碎碎念。孩子的父親一怒之下,將10個月大的女兒,丟進煮麵鍋裡。

孩子在浴室玩水,父親制止孩子不聽話,於是父親將她綁在床頭,用掃把狠狠打了一頓,父親說:「這是管教。」

以上兩個例子告訴我們,人們容易將自己憤怒的情緒,找弱小的孩子當出口,因為我們知道孩子無力反抗、孩子會原諒我們、欺負孩子等於是在欺負配偶,沒想到情緒發洩了,而問題還在,內心卻增加了許多的負擔——是懊惱和後悔。

教育是理性的行為,父母和師長的教育是有目標,也許父母目標是:長大、獨立、負責、關懷別人、真誠對待自己和別人、有勇氣……等等。當孩子出現不符合這些目標的行為時,父母會很有情緒是可以了解的,因為父母誤以為孩子就應該是這樣的。父母的情緒是:失望和挫折,失望和挫折的內容是:「為什麼孩子不能負責任呢?為什麼這麼依賴呢?為什麼我叫孩子叫不動呢?……」

就因為孩子本來就是透過這些不能,然後透過經驗習得這些能力,而父母可以陪伴孩子共同學習。

如:孩子在玩水。

父母想的是:浪費、孩子會感冒等焦慮……。

孩子想的是:水好好玩、水可以變成什麼、水可以喝、我的尿尿也是水……。

理性會說:孩子在探索什麼呢?他想學習什麼呢?

如果父母能以理性取代焦慮,那麼情緒就能馬上穩定下來。但是情緒上來時,要馬上轉換成理性是很困難的。當情緒來時試試看以下的方法:


1. 隔離法:如深呼吸、馬上離開現場、喝口水、上廁所……離開現場的動作。

2. 理解自己:a.問自己在生氣什麼?b.問自己希望有什麼結果?

3. 智慧的展現:用什麼方法會達到想要的結果。

以2歲孩子玩水為例:讓孩子洗澡時能充分的玩水。

陪孩子看看他的尿尿是什麼顏色的、為什麼是熱的…

帶孩子去游泳玩水。

不同的教育方式,培養出不同的孩子,你想要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呢?

是情緒化的還是高EQ的呢?由你的智慧展現來決定。

(作者為友緣基金會執行長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eng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